在電力、通信、建筑等關鍵領域,接地系統是保障設備安全、防止人身觸電、確保雷電流和故障電流有效泄放的“生命線”。而發電廠、變電站等場所的大型地網,更是整個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基石。
大地網接地電阻測試儀正是用于精確測量這類大型接地系統電阻值的專用設備。規范、嚴謹的操作不僅是獲得準確數據的前提,更是保障操作人員與設備安全的核心。本文將詳細解析其關鍵操作規程。

一、安全準備:操作前的首要準則
安全是測試工作的生命線。操作前必須進行充分準備:
1.人員要求:操作人員須經過專業培訓,熟悉儀器原理、性能和安全規程,并穿戴好絕緣靴、絕緣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
2.現場勘查:詳細了解地網的結構、尺寸和走向,檢查測試現場環境,確保無易燃易爆物,并避開地下管道、電纜等設施。
3.儀器檢查:確認大地網接地電阻測試儀外觀完好,接線端子無松動,電池電量充足或外接電源穩定。對儀器進行短路和開路測試,驗證其工作狀態正常。
4.技術準備:根據接地網的最大對角線長度D,依據標準(如DL/T475-2017《接地裝置特性參數測量導則》)確定電流極引線長度(通常為3D-5D)和電壓極引線長度。提前規劃好輔助電流極(C極)和電壓極(P極)的布放路徑與位置。
二、接線與布極:準確測量的基礎
正確的接線是保證測量準確性的關鍵步驟,必須嚴格遵守“電流-電壓”三極法原則:
1.斷開連接:必須將被測地網與所有電氣設備斷開,僅保留接地引下線與儀器的連接點,以避免設備漏流和雜散電流干擾。
2.儀器連接:將儀器可靠接地,使用儀器專用接地線連接至地網的接地引下線(E或C1、P1端子)。
3.布放輔助極:
?電流極(C2):沿與地網邊緣近似垂直的方向,將電流極引線拉直至預定距離(如4D),打入接地棒。此距離應足夠遠,以保證電位的零參考點。
?電壓極(P2):在接地網引下線與電流極連線上,在約0.618倍距離處打入電壓極接地棒。務必保證電流極與電壓極、地網三者大致在一條直線上,以減少測量誤差。
三、測試執行:嚴謹細致的關鍵環節
接線完畢并復查無誤后,方可開始測試:
1.參數設置:開機后,根據測試要求設置測試電流、測試頻率等參數。
2.開始測量:啟動測試鍵,儀器會自動輸出測試電流并計算電阻值。期間,人員應遠離各接地棒,防止觸電。
3.數據讀取與記錄:待儀器讀數穩定后,記錄顯示的接地電阻值。為排除偶然誤差,建議移動電壓極在原位置前后5%-10%距離處各測量一次。若三次讀數接近,則取其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若差異較大,需檢查接線和布極位置。
四、收尾工作:完整流程的閉環
測量結束后,應有序進行收尾:
1.斷電拆線:首先關閉儀器電源,然后遵循“先拆測試線,后拆接地線”的原則,安全拆除所有接線。
2.現場恢復:收回輔助接地棒和測試線,恢復被測地網與設備的所有連接,確保系統恢復正常運行狀態。
3.數據整理:及時整理測試數據,填寫報告,并與歷史數據或標準要求進行對比分析,評估地網狀態。
總之,操作大地網接地電阻測試儀是一項技術性強、安全要求高的工作。唯有嚴格遵循“安全準備→規范接線→嚴謹測試→完善收尾”的操作規程,才能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可靠,從而為評估接地系統性能、診斷潛在隱患、制定檢修策略提供科學依據,真正筑牢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第一道防線。